百万漕工衣食所具出自于黄仁宇的一著作《明代的漕运》
在中国经济史上,有一句话概括了当时的情况,叫“百万漕工衣食所系”。这句话来源于明清两代的中国运河体系,到明清时期,中国有上百万人依靠漕运生活。当时中国想要开海,但一旦开海,漕运体系必然受到巨大打击。所以才有了“百万漕工衣食所系”,导致后来中国开海失败,闭关锁国,引来了鸦片战争、甲午战争、抗日战争等一系列战事。
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指在某个有一定人口数量的体系内,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百万漕工需要吃饭的方式;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剩多少不得而知,而这“奈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”的缘由,换作中国人大多都能明白,若是基于西式做学独立思考,想到这一层怕就殊为不易了。
即便从另一方面说,与海禁所图谋的稳定相比,“衣食所系”才是中国古代更为朴素的农本主义。
漕工,指的是疏通河道的工人。百万漕工,不是指具体的一百万漕工,而是形容许许多多疏通河道的工人。衣食所系,意思是养家糊口所需要的资金,在当时应该是银两。百万漕工衣食所系,意思是说,这上百万的疏通河道的工人,他们所需要的养家糊口的银两,都要靠这个东西来维系。
百万漕工衣食所系:
出自倪玉平《清朝嘉道财政与社会》中“漕粮海运”一节,有提到这个说法。大致意思是嘉庆帝几次尝试海运,最终都没实现,触动不了既得利益者……或说其力量太强大,或牵连人员过广,或变海运直接很多人会丢饭碗了就,撼动不了。